我聽過許多父母為了讓幼兒入睡出盡法寶,好不容易睡着,稍一離開又醒着哭嚷,更試過以為可以好眠,誰知小傻氣楚楚可憐的睡着房門外等媽媽。於是經過一輪掙扎後還是覺得睡在他們旁邊來得直接。香港許多家庭有這樣的情況:母親與子女同房,父親自己獨立房間。我更聽過朋友說因為孩子難哄夫妻倆與兩名子女四人同床共眠10年之久。西方電影裏很多出現的是戲中父母講完故事,鏡頭一轉那些孩子剛剛好入睡,然後他們關燈離開子女房間,說得好像滿輕鬆的。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適當解決倚賴父母入眠,影響孩子一生。

  我好像講得好誇張?我想先分享一些事解釋我的看法。我的工作在我出勤完飛到外埠需要在當地過夜停留,規定上機組每一個成員都會被分配一個房間。就在去酒店的路上,有一位女同事問我可否與她分享房間,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執勤,而她從未試過自己一個人睡更別說離開家裏一人在酒店。我當時是十分驚訝的,但我也很同情這個女孩。原來這些人也很多,我有一位與我同期訓練入職的朋友,她也是一名母親,而她的行李箱一定會有一條毛巾帶着出埠,因為她必須抱着這條由嬰兒期開始陪伴她的毛巾入睡。

  是的, 一個微不足道的睡眠習慣會影響孩子成長一直延續到成年。

怎樣培養成功的睡眠習慣?

外在條件

1.獎勵 孩子能夠自我入眠,在自己床上睡一整個晚上。這樣成長一大步不是應該有獎勵嗎?

2.睡前閱讀故事 閱讀一些故事,嬰兒騎兵可以做一些按摩。有助他們入面。

3.輕柔音樂 這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但不失為一個方法。

4.夜燈 我仍然建議漆黑的房間才是最適合睡眠和大腦細胞建立適合生理時鐘。

5.適當的睡眠時間 午睡過長影響晚上睡眠質素。

6.螢幕時間限制 睡前1小時遠離一切螢幕包括電視和電玩。

7. 溫度 舒服適合睡眠的溫度不能過熱不能過冷,大概攝氏21度最為理想。穿着過多或不合身影響着睡眠的理想溫度。

8.軟綿綿的睡眠拍檔 可以是一個布娃娃也可以是一個柔軟的抱枕,單純為了睡覺增添安全保護的感覺。

初生至18個月

  這是一個好消息!剛剛離開母體的嬰兒現正努力適應新的世界。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你的職責是讓他意識他的嬰兒床是最舒服像睡覺的地方,就像以往在母親子宮裏,安穩可靠。需要持久以恆,儘管這是15分鐘的午睡。

   移開嬰兒床的雜物視野廣闊視野,有助嬰兒感知在附近的母親,增加安全感幫助入睡。我記得我大女兒的嬰兒床很大,而且嬰兒床有一邊床圍能夠降下。我把的床捱着我的床,她睡她的我睡我的,我甚至乎可以躺着自己的床伸手摸她。

 母親畢竟懷胎10月,嬰兒倚賴母親可以是視覺也可以是嗅覺。所以有些母親把自己的穿過的衣服或者用過的毛巾或者睡過的床單墊在嬰兒床。

    讓嬰兒睡在窗邊柔和陽光下,若夏天太陽正午猛烈房間打開窗簾就足夠了。幫助嬰兒認知日夜分明的作息時間是相當重要。有些人更會日間嬰兒睡覺時播放一些輕微的白色噪音。

18個月至四歲

    這個時期是幼兒語言階段,父母可以開始對孩子解釋睡眠習慣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裝飾佈置他的房間,如果可以的話,選擇他喜歡的床和寢具使他們更喜愛自己睡眠的地方。

  請維持平常作息時間。剛剛開始時新鮮感促使孩子用多一點時間入眠。可以的話請父母說晚安然後離開房間讓孩子自己入睡因為我們希望孩子擁有自我安撫入睡能力。但倘若父母待孩子入睡後才會離開的話也必須告訴孩子。

  孩子半夜‘探訪’的話,父母必須送孩子返回睡房並再說晚安。維持恆久、儘管這是午睡。初初開始的時候是非常的疲倦!但是換來之後安寧,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的。而且這對雙方都有利。

五歲或以上

   假如你一直與孩子同睡,這是相當困難去訓練正確的睡眠習慣。

   父母需要多與孩子解釋睡眠習慣的重要性,一樣的日程和恆常不變的策略,訓練成功能夠獨立睡眠的生活習慣的確需要的時間長一點。不過做父母的為了所愛的人都有驚人的毅力。

   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異常緊張崩緊甚至恐懼,那麼父母更應該更正問題,尋找醫護意見。

Recen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