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Flymummy.com
  • 首頁
  • 飛行生活
  • 育兒資訊
  • 如何兼職寫Blog
  • 關於我
  • 免責聲明
Flymummy.com
培養鋼琴文化必需考取評級?試
27 1 月, 2021

鋼琴怎樣培養興趣,到底學習鋼琴應該去考評級試嗎?

內容目錄

  • 學習鋼琴應否考評級試?
    • 鋼琴考試不考試取決於文化背景?
  • 兒童容易對音樂失去興趣?
  • 通過考琴定下奮鬥的目標

學習鋼琴應否考評級試?

     一般家庭都流行把子女送去學習樂器,我兩個女兒的同學或者我朋友的子女除了學校上堂也會學些興趣例如樂器畫畫等等。因為這些家長認為子女學鋼琴學畫畫培養性情,理所當然也有些家長希望他們成為貝多芬或畢加索,更會在自己朋友圈中互相比較或炫耀。

     學習是漫長堅持的道路,許多兒童學習興趣三分鐘熱度,看見人表演自己就一頭熱要求父母俾錢去學,好多時到頭來一去到練習就放棄。這是學習每種領域所必經階段。兒童嘅學習動力是怎樣培養呢?對音樂的熱誠有幾時才會開始有呢?到底對大人來說,子女學鋼琴是為了考試還是為了興趣?為了炫耀?許多人說香港有子女的大多是虎媽,怪獸家長等等字眼,形容怎樣催谷子女學業,為了搵學校怎樣培養興趣…..

       的確,香港和西方國家有不同之處,人們對考試文化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各持己見的人說嚮往西方國家的兒童無拘無束,過着無學業壓力的童年生活。難道香港文化影響下的家長都喜歡子女考試?

鋼琴考試不考試取決於文化背景?

      那就不如先說說鋼琴這個樂器,根據維基百科,鋼琴的雛形是由一位意大利人叫Bartolommeo Cristofori 大概1720年發明的,距離現代鋼琴已經有300年歷史,後來鋼琴怎樣普及化,被大眾使用有很多事故影響我就不一一說明了。

      基本上,在歐洲國家,就算在美國,使用鋼琴這種樂器融入國家以致社區起碼上百年歷史。音樂之都維也納,那裏文化氣息孕育世界上最有偉大的音樂家,例如莫札特貝多芬……這些地方不論你呼吸的空氣都能夠感受到音符。所以不能想像每個人都滿腔熱誠地學習樂器,即興表演隨街可見,三五知己聚會關心音樂盛事。這些地方的音樂教育發展成熟,全部人們接納音樂那根本就不用在意考試。對音樂的熱誠出自內心的人,根本不用考試來評估自己的實力。玩音樂的人們到處都是,隨便一位都可以勝任老師綽綽有餘。

      香港以致許多亞洲地區的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接受西方文化樂器沒有那麼多年歷史喎經驗,人們對鋼琴的接受程度和普及化遠比西方國家落後。對於老師或者音樂的熱誠會相對困難培養。這個時候,鋼琴評級試來得針對性和策略性。之所以大部份在香港學習音樂的人都會去考級。這完全是文化背景歷史導致的。

兒童容易對音樂失去興趣?

      由於許多人為了考試而練琴,甚至有人只練習考試曲目,不斷被催谷練習相同曲目,導致兒童容易對樂器反感或沉悶。就在還未培養出興趣,或者就算能夠通過評級試,也會輕易放棄,這些大人也要負責。

     培養興趣是要通過實踐進行的,去到一定基礎能力才能培養出興趣,許多兒童未去到有這種能力就因為對初學種種的困難而否定自己沒有興趣。大概是學什麼都看別人好、大人建議兒童去嘗試,一碰到練習的厭惡結果又放棄。 從來就沒有人出世嬰兒時代就喜歡練琴、做功課又或者持久練習。尤其是初學者,尤其是現代兒童,家裏有玩具、電視、電動遊戲…..等等。那有兒童寧願辛苦練琴而放棄具有娛樂性唔使用腦的遊戲。

       在平衡考試的得著,大人和兒童都應該調整對一張分紙的心態。

通過考琴定下奮鬥的目標

      考鋼琴評級試其實是自己對能力的肯定,自我參考的基數。 通過考琴定下奮鬥前進的目標,並非一紙定輸贏。鋼琴考試的好處是知道自己優點缺點,能夠為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繼續訓練前進改善。

      其實學習音樂或者一門樂器非常需要持之以恆的耐性,不是只有興趣這麼簡單就能完成。不單止音樂甚至乎去到許多的領域,要成為專業都必須經歷艱苦挑戰的練習,考試,表演。就我自己的見解,只有所謂的興趣是不能克服練習的惰性,而真正的興趣是需要培養的。

     當然不是說考試就能成就一個頂級的鋼琴家。我就聽過有人學了音樂一年樂理部份滿分。(因為有許多專門針對考試的導師就像一些補習天王,完全有策略針對性地名學生全面掌握一些考試知識)不過知道考試的內容就代表考試者真的具備這個級別能力?聽過有學生只攻考試曲目,為了達成父母的心願,拿下級別成績就隨即放棄。在香港擁有八級鋼琴證書普遍的事,但是用心繼續前進又有幾多呢?所以我之前就講過兒童和大人都應該調整對一張分紙的心態,只專注考試不會為子女帶來學習的熱誠,這張紙代表你通過這個考試但並不代表能夠實際掌握這個程度的音樂知識,辛苦考完試但是對考試曲目以外的地方一無所知只會浪費時間。

       取決於文化背景以及對音樂的熱誠多寡,若你能克服惰性, 那就踢走考試。純粹因為興趣不斷演奏表演,在享受表演的過程來提升自己。      

     家長或者兒童都應該平衡以及調整心態。到底學習一門樂器是為了考試?或者應付父母的期望?還是?

 

Flying Mummy

    你好,我是FlyingMummy, 8歲大G姐和5歲莉安妹的媽媽。希望透過經營FlyingMummy 這個網絡平台交流一些兒童成長、家庭教育,溝通技巧和夫妻之道…等的相關題目。

   歡迎留言並訂閱FlyingMummy的電子報。我期待幫助用戶輕鬆掌握育兒資訊,給孩子最美好最真誠的愛。

  

Flying Mummy

    你好,我是FlyingMummy, 8歲大G姐和5歲莉安妹的媽媽。希望透過經營FlyingMummy 這個網絡平台交流一些兒童成長、家庭教育,溝通技巧和夫妻之道…等的相關題目。

   歡迎留言並訂閱FlyingMummy的電子報。我期待幫助用戶輕鬆掌握育兒資訊,給孩子最美好最真誠的愛。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opular Post

  • 情緒成因、對應情緒的管理方法,父母應輕鬆自在享受育兒快樂
  • 孩子能否獨立自個睡眠影響將來的生活模式
  • 親密的家庭是兒童心理輔導 ,家長的 育兒觀念 都應建立在這六個要點
  • 我的最理想父母

About Author

Flying Mummy

    你好,我是FlyingMummy, 8歲大G姐和5歲莉安妹的媽媽。希望透過經營FlyingMummy 這個網絡平台交流一些兒童成長、家庭教育,溝通技巧和夫妻之道…等的相關題目。

   歡迎留言並訂閱FlyingMummy的電子報。我期待幫助用戶輕鬆掌握育兒資訊,給孩子最美好最真誠的愛。

  

其他操作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org 台灣繁體中文
©2023 Flymummy.com |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uperb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