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工具。適當的聲調、柔和的身體語言更有效率傳遞訊息。所以一個眼神、手勢、語調、捉摸、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是孩子聽取父母道理首要條件。
1. 下次請看着孩子的眼睛、實實在在的站在孩子面前溫柔輕語的跟他們說話也請同時,用 你的心聆聽孩子的意見。
2. 情緒快爆發的一刻不妨先放下手上的事情以及工作一會,好讓自己深呼吸,將一切事情放慢步伐你才有時間思考下一步怎樣處理,不要讓情緒破壞一切。
3. 避免過度專注孩子在家裏困獸鬥。熱愛你的生活,打扮好自己,用心經營好工作,朋友、興趣、愛情和家庭。用身教實踐正確的人生來教育孩子。
4.適時放手,過度介入孩子事務會束縛限制他們向天空飛翔的能力。哪怕是錯的,也應該有權利獨立完成整個體驗,因為這是他自個兒的人生。
5. 理解你動氣的事件本質,孩子行為的因由 ,相信他們一定有能力分辨正確的選擇。通過問答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思考來對症下藥:
- 安排了洗澡是日程的這個時間是卻因為正在玩到正興起。
- 或者他們知道媽媽一定叫他們做一些家事而他們不想做。
- 又或者肚餓、疲倦、生病?
- 什麼事情導致小孩為了引起父母注意,做一些不檔的事情。
- 說謊的目的。
- 推搪藉口自己犯下的過錯。
6. 你也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例如我正在幫莉安妹穿鞋子可是大G姐一直在問她喜歡的襪子在哪裏。我用沒有責備懲罰抱怨的措辭告訴她我的感受。
「你一直在問問題,讓媽媽感到無法集中精神」
「你(們)不回應我讓我感覺被忽略。」
「你的房間非常凌亂,我實在不喜歡這種房間」
「你們一直打架,我會非常生氣。」
表達出來了的感受會同時讓我們的情緒中心釋放負面能量更有助於平衡冷靜。